上週六,《管理相對論》的新書發表會上,一百多位就讀台大EMBA的企業經理人們聆聽三位策略名師開講。「IQ比EQ重要、沒有英雄造時勢,只有時勢造英雄……。」湯明哲教授分享著過去兩年來,他與企業CEO實地對談後的結論。
台下有人戰問:剛剛談了許多策略,但市場變化那麼快,天天都有新的狀況,我們光「應變」都來不及,怎麼有時間思考策略?
在管理學上,「策略重要,還是執行重要?」一直是經典的議題。台灣多數CEO雖然嘴巴上說,策略與執行同樣重要,但真正有策略領導力者並不多見,多數以執行力見長。
因此,你可以見到許多組織即便擁有魔鬼般的執行力,卻只能盛極一時。因為當大軍開動,耗費之資源豈止萬千,若源頭的策略失之毫釐,戰績最終必差之千里。當領頭老大沒有策略領導力,終究只會讓自己所帶領的企業,成為壯烈犧牲的鐵達尼號。
因此,從源頭把事情想對,即便難上加難,即便一開始可能會跑得比人慢、比人吃力,卻是成事之地基。
對於那位同學的提問,湯教授的提醒則是:千萬不要只低頭撿錢。
低頭撿錢,多貼切的形容!有如醍醐灌頂般,我反省著:自己低頭撿錢的習慣有多嚴重?當我每天被各種狀況困住時,是否只記得低頭撿錢,而忘了抬頭思考源頭的正確?
就像本期封面故事主角大立光一樣,為什麼它能穩坐世界手機鏡頭寶座近十年;囊括全球千萬畫素手機鏡頭近五成,連光學強國日本都追不上;為什麼同業高階鏡頭的良率連三成都不到,它卻高達八、九成?
「君子慎始,差若毫釐,謬之千里」,是我們的結論。因此從建廠的一根柱子開始,就可以預見它日後的股王格局。
還記得十二年前,我訪問創辦人林耀英,當時亞洲光學是上櫃股王,大立光的營收只有亞光的一三%;而亞光為了追求成長,搶進相機組裝等高成長市場。我問林耀英,為什麼大立光不擴大規模?他答:「我希望大立光就像一顆結實鐵球,球心很solid﹝扎實﹞,而不是因為球大,就變成一顆泥巴球。」
從技術轉換、資本支出的規模、到市場的選擇,每一步他都不只忙著低頭撿錢,因而在源頭就想得比人透徹,也讓這場戰爭至今看不到第二名。
商業周刊 1375 期 郭奕伶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