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沒有動。不能活」,這是資深攝影賴建宏對本期封面故事主角的詮釋。
這位主角,是七年級生,過去兩年的任務,是把台灣手搖茶的營運方程式,帶到美國、印尼、馬來西亞等不同的國家,讓它在當地生根。
為了記錄他的生活,我們到了正處內亂的秦國曼谷。建宏跟著他換乘捷運、嘟嘟車、摩的(計程摩托車)等不同運輸工具,連續跑了五個點後的結論是,「晃動」,是這個年輕人的寫照,他決定把這個當成照片的視覺主調。
別看這位主角年紀輕,他過去的十年,確實在晃動!
在台北時,他曾經在十八個月內,晃動於松山、土城、三重等五個不同的門市間。出了台灣,他則晃動於紐約、雅加達、吉隆坡、菲律賓與曼谷之間;平均不到半年就換一個國度生活。
晃動的工作,面對的是不同種族的人、軟硬不同的睡榻、聽不懂的語言......。害怕晃動,是人之常悄,但願意克服者卻萬中取一。學歷普通的他知道,唯有接下別人不敢接的任務,才能突出自己。
這個態度,逆轉他的人生。
二十年前。台灣的科技業、製造業陸續外移,因而產生了一批批征戰世界的成吉思汗們。如今,從小籠包、麵包、牛排到珍珠奶茶,台灣的餐飲服務業也開始往國際移動。
只是舞台變大的同時,可上戰場的將士們卻不敷所需。為什麼?較之二十年前的科技、製造業外移,服務業的跨國移動難度相對高。因為服務業面對的是終端消費 者,而不是可以一個口令、一例動作指揮的生產線工人;他們訴求的是消費體驗、生活風格,若無法掌握不同文化的內涵,勢必無法在當地生根。
但要面對晃動的心理調適力,卻極其難求,敗下陣實屬正常。於是,我們特別從服務業戰將中選擇了一位國際化先遣部隊,記錄他如何能人所不能。
從一個徬徨的流浪教師,被家人質疑「搖珍奶可以搖多久?」到如今年收入超過兩百萬元,擁有五國經歷,其轉折的關鍵,說穿了,就是一個態度而已。
有人不免遲疑,這麼辛苦才年收入兩百萬,CP值太低?但成功者想的跟別人不一樣;一般人看的,是此刻的薪水,而成功者看的,則是自己十年後的價值。這,既是態度。也是格局。
商業週刊 1371 期 郭奕伶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