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「還有一們月多一點點,親朋好友要是不幸現已有脊椎疾病,且已達手術條件,請把握七月前的最後機會,不要猶豫。」五月下旬,一位神經外科醫師的臉書po出以上訊息後,醫界人士紛紛加入討論:「我大學的同學骨科主任,他請大家(以後)跌倒要算準,一次只能斷一根肋骨......。」

 

  為什麼這些醫生奔相走告親友,把握七月一日前的看病時間,否則DRG第二階段上路後,未來很可能脊椎手術一次只能做兩節、心導管一次只能通一條......?

 

  我們循著這個線索追查,再佐證十八位名醫的意見發現,這是一個極可能對老弱者不利的新制度,他們未來極可能變成醫療人球,在救護車上流浪。

 

  這是一個四角權力習題:政府、醫院、醫生與病人。

 

  站在政府的立場,要終結醫療浪費,此事應為、當為。站在醫院的角度,當政府緊縮醫療給付時,醫院將病人依據賺賠錢的程度分級,進而篩選,有何不該?至於受雇於醫院的醫生,要求醫生們為了救人而讓院方虧損,甚至自己被扣薪水,既違背人性,也違背組織倫理。再談到病人,生老病死大權非你我所能掌握,在命運面前,每一個人都只能卑微的被安排。

 

  於是,在這個權力結構中,最弱勢者為病人,其次則是醫生。當一個緊縮的給付制度上路,誰會先被犧牲?其次是誰?這都是事前可推演出來的。

 

  這就像小時常玩的躲避球比賽。如果主政者漠視醫療現場的真實,醫院也未能傾聽第一線醫生的心聲,那麼,這兩個相對的強勢方就像是裁判,他們將醫生放在外場,擔任攻擊者,而將民眾放在內場,成為被攻擊者。然後,我們將看到,一顆顆的躲避球被拋往內場,身手敏捷的年輕者得以倖存,但那些老弱遲緩者則一一被擊潰、陣亡。

 

  這是我們不忍心看到的局面,也不該是全民健保的下場:一種棄老弱於不顧的循環。

 

  一個違背人性的制度,不可能長久;一個新的制度,也不可能一開始就完美。唯有掌握較高權力者願意走入現場,才能振衰起敝,而不是以一個粗糙的新制度,試圖修正早已千瘡百孔的舊制度,讓台灣醫療加速崩毀。

 

  謝謝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魏崢、台大婦產科主治醫生施景中等醫者,願意站出來陳述醫療現場的真相,力阻悲劇發生。

 

商業周刊 1388 期 郭奕伶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刀 的頭像
    小刀

    小刀的部落格

    小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