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家女兒十歲後,談論最多的就是跟同學的關係。當感受被朋友排擠,我常隨口說:「每們人都會碰到這種事,不要太在意,」或「妳太敏感了,她不是故意的!」這些說法聽起來像「這沒什麼,妳不要這麼小心眼!」
對她而言,自己的痛苦得不到我的同理心應對,讓她甚至不想再開口了。
瑞秋.西蒙在她《怪女孩出列》中提到,「搞小團體」給女孩歸屬感,它允許女孩和衝突保持距離,並待在一旁看別人爭執,是確認彼此友誼的最「經典」方式;對多數女孩來說,沒有比在午餐或下課時間得孤單一人更令人難過。為了要加入團體,女孩們靠著彼此
黏在一起來確定自己正常,但往往也因彼此的友誼過於貼近,而讓情緒起伏、瀕臨瘋狂。
我也曾承受「小圈圈」之苦,包括中傷、排擠、謠言以及背叛,在女孩隱藏的侵略文化中,光是一天的冷戰,就讓我們如柵欄上的尖刺,心靈所受的傷害,現在想來仍會心酸。那時大人的回應也是,「同學吵架沒什麼,念好書最重要啦」,永遠拿「維持良好關係」做為唯一的處理主軸,無法為我們的憤怒找到出口。我對女兒的回應稍微親民點,建議的方式互異,卻同樣無法撫慰受傷小孩的心靈。
回想過去的自己,我現在面對女兒會更耐住性子傾聽,設法進入她的世界。我會換個口氣說:「我以前也經歷過和妳一樣的事,感覺真的很不好!」或是「妳知道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嗎?」這些都會讓女孩覺得不孤單。
如果乘機讓她去思考,如「每天讓妳生氣的朋友,一定要和他們在一起嗎?」這樣的課題。那麼,這場「憤怒」或「受傷」就變得有價值。
友誼是一種選擇。如果為了維持友誼,而將內在的憤怒當轉變成另類隱性的自殘,或為迎合對方、壓抑真實的威覺,而讓自己狼狽不堪,這樣的友誼會讓成長蒙上陰影;我們該讓他們在眼淚中學會思考,「與人為善」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。當自己的善意不被對方尊重,甚至向對方說出自己的感覺、還被奚落時,我們可以勇敢的轉身,不讓對方左右我們的感受。
不與人為善背後需要勇氣,大人在自己的人際現實中充滿妥協,但我們或許也可從孩子的交友課題中,跟他們一起學習拒絕偽善的勇氣。
商業周刊 1377 期 柯志恩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