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很不捨,還是要和大家說再見。從創刊時寫「發刊辭」迄今,我在《商業周刊》和大家相遇,已超過四分之一世紀。
如今我有自己的人生功課,必須全心投入,而且覺得該說的、想說的,都已經說完了,剩下的,只有感謝和祝福。最後一次,請容我再嘮叨幾句。
近年來,由於在教育機構做志工,我常深入接觸世界各地、各階層的華人,他們在經濟上,甚至生活上,和台灣扯不上任何關係,最後卻和台灣結了很深的緣,都是因為尋找人生安身立命的最後一塊拼圖,最後來到了台灣,並把台灣視為心靈上的故鄉。
台灣最吸引他們的,是完整的傳承了中華文化,並進入多元現代化社會。傳統文化和現代化元素,融合得如此之好,讓人如此受用,除了在台灣,其他地方根本找不到。
我在這些人身上,看到了台灣最珍貴的價值,也看到了台灣的未來:台灣必將在「安身立命」這件事上,影響全球華人,甚至全世界。這件事非同小可,是歷史上難得一見的機遇,值得全體台灣人用跨世代的努力去完成。
台灣真的有這麼好嗎?我用自己的所見所聞,可以很負責的說,相對於其他許多比台灣更「先進」或「落後」的社會,台灣人的好是十分難得、甚至獨一無二的,但前提是:不問政治、不碰媒體,否則很容易精神分裂。
很可惜,台灣人在私領域中,把傳統和現代融合得這麼好,在公領域中,卻完全走樣。許多事物一涉及公領域,無論在結構或觀念上,都被催眠似的向西方世界一面倒,但又倒的不徹底、不配套,弄成了東倒西歪的四不像。在公領域中,錯亂的價值觀,無章法的言行舉止,無日不上演,大家都習以為常。最後的結果,是反映出一種集體焦慮症候群,喪失了方向感,也喪失了行動力。
台灣的優點和缺點,同出一源,從東方到西方,從傳統到現代,融合得好,就成了強項,融合不好,就成了弱點。個人如此,社會更是如此。這就是台灣人的功課。
我這幾年,都忙著做自己的功課。越做越發現,人若不把自己的功課做好,妄想改變別人、改造社會,只是在造業而已。大家都說台灣人好,但台灣人卻不能讓台灣更好,這現象,就足以證明台灣人還不夠好,大家都得再回頭補自己的功課。
再見了,好朋友!我要做功課去了,也祝你把自己的功課做好。如果有興趣一起做功課,大家有緣一定會相聚的。
商業周刊 1415 金惟純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