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教直排輪溜冰的教練告訴我,參加他課程的孩子,平均學習時間是五個月,之後就放棄了,很少有人一路從國小溜到國中。另一位教長笛的遠親也說,孩子學習的年限是兩年,有點藝術薰陶後便不見人影。
面對每個活動或才藝,大部分小孩都抱著好奇心投入,但時間一久,新奇感消失,若要持績下去,就必須藉由活動中的樂趣來維持。樂趣可以來自活動過程本身,也可以是最後結果的酬賞,但哪一項都不會與父母沾上邊。
我也曾希望,孩子藉由活動創造「可看得到的成績」,如果他們在過程中表現出興趣缺缺,我會火大的請這「好命」的小孩,檢討自己的態度問題,結果是爸媽錢付得嘔,孩子學得也不爽,親子相看兩厭,真不知招誰惹誰。
然而學習的過程,不可能一切充滿樂趣。過去教育界流行要孩子「快樂學」,但參與第一線教育的老師回應:「快樂學,安樂死」,太過理想的強調學習光明面,忽略其中的單調和辛苦,很容易讓孩子因沒有準備,在遇到挫折時便放棄。我們或許不能「給予」活動的「樂趣」,但起碼可「消除」活動中的「無趣」,而家長的過度投入,應是無趣指數的最高點。
話說兒子七歲學大提琴,初期對他那把琴充滿崇拜,隨著老師的要求越來越多,譜越來越難,他開始需要媽媽「提醒」才會練習,「提醒」最後得加強到「訓誡」。學琴經費高,兒子又不積極,我想順勢終結與大提琴的緣分。
有一天他的琴摔破一個小洞,須送回原廠修理三個月。多時沒練習倒是激起他想要繼績學琴的意志,而我也因為要管的事太多,學琴就由他去吧!神奇的是,他與大提琴的琴緣持績到現在。問其理由,答案是,因為我「放他自由」。只要是「自己」有興趣的,不是爸媽要求的,即使有點辛苦,也不會輕言放棄。
我捫心自問,讓孩子學才藝的目的,無非是讓他從不同活動中,找到多元樂趣,讓人生得以均衡發展,而不是滿足自己的成就感或虛榮心。過程中難免有許多親子間的妥協與拉鋸,試著想像自己是孩子的夥伴,才會提升孩子的「動機」指數,大人與小孩才會相看兩不厭。
商業周刊 1417 柯志恩
留言列表